非洲的疫苗
发布时间 : 2016-04-29 13:09:00

在干涸的埃塞俄比亚北部高原,有一种外表略似冰桶的,蓝白色的被动式疫苗存储设备,如同多方合作,技术研发与社会责任心的缩影。通过骆驼的峰背,这些设备在广袤的乡野里运送,让疫苗得以安全而有效的传递,到达卫生人员、母亲和儿童的手上。

哪怕是酷热的沙漠,疫苗也必须在低温条件下运输配送,否则安全、有效的免疫接种就无从谈起。在埃塞俄比亚,这不单是国际合作的技术问题,更关乎国家、社会组织和商业机构们的责任心。

埃塞俄比亚的沙漠地带,骆驼正在运输中国制造的的被动式疫苗储存设备ARKTEK。

 

如同中国曾经历的那样,埃塞俄比亚面对疫苗运输的挑战,自身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又得到了国际组织和商业机构的,尤其在冷链监控和改良领域的支援。值得注意的是,来自中国的公司也开始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这也证明,中国人并不缺乏让疫苗安全运送的技术和开发能力。然而在疫苗安全挑战面前,制度和责任心更加重要。

冷链失效的风险

24岁的巴依达在基层卫生站已经工作了4年。作为埃塞俄比亚Hulbareg地区的社区卫生推广员,她对腾讯财经说,自己经常要面对不同的基层接种问题——譬如普及疫苗接种的常识,劝导逃避为孩子接种的母亲,以及为了取得疫苗而在路上进行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步行。

为了落实基层免疫,埃塞俄比亚建立了通达到村一级的疫苗供应链。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塔德塞博翰·艾德马素(Kesetebirhan Admasu)对腾讯财经表示,全国基层共有 3万8千个领取政府工资的卫生工作者,这些卫生工作者在基层承担起公共卫生的,包括疫苗接种的工作。

巴依达也是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其中一员。在埃塞俄比亚的免疫体系中,这些卫生员在广袤的城乡出没,与国家建立的供应链(包括各级管理中心、冷库等)一起,试图让免疫接种覆盖整个国家的绝大部分地区(95%疫苗覆盖率)。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基层人员,建立免疫供应链必须克服很多挑战。埃塞俄比亚是世界上缺医少药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它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基础设施贫乏,常年遭遇干旱与粮食短缺,人均GDP仅约316美元(2014年),人口数量接近1亿,很多还分布在农村乃至边远地区。

从1980年开始,埃塞俄比亚政府实施国家级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免费获得),起初纳入6种疫苗,2015年扩展到10种疫苗序列。这些疫苗全部纳入国家计划范围,包括目前在中国只能让个人购买的肺炎、轮状与 HIB(某种脑膜炎肺炎病菌疫苗)等疫苗。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街头。埃塞俄比亚大约有9000万人口,育龄妇女占21%,5岁以下儿童占12%,新生儿占3.1%。

 

免疫规划的疫苗主要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负责采购,出资方包括联合国儿基会,Gavi(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当地政府三方。疫苗流动的方式,是疫苗生产商按季度对埃塞俄比亚输入疫苗,向下运到各州,州到镇,镇到村,逐步散开投放。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机组织的支援下,埃塞俄比亚建立了冷链的运输系统。向腾讯财经描述国家实现免疫接种高覆盖的行动计划时,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塔德塞博翰·艾德马素(Kesetebirhan Admasu)形容,这个系统可以确保每180平方公里都有一个疫苗的配给点。

在疫苗冷链建设方面,中国也曾得到过联合国儿基会等国际组织的支援。1985年,中国开始系统建立全国性的疫苗冷链,直到1990年,中国成为了第一个疫苗冷链系统达到世卫标准的发展中国家。

埃塞俄比亚共有170个医院,大约3千400个卫生中心和3千个卫生站配备了冰箱等冷链设备。然而,为了让目标人群实现接种,巴依达们还得屡屡步行于村落和疫苗分配点之间,去补足疫苗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不过,良莠不齐的冷链和基层运输的不确定,一度为这个免疫网络增加了风险。

众所周知,疫苗从生产到接种的整个运转过程必须始终置于保冷状态之下,建立冷链系统的过程也要保证这个条件。在埃塞俄比亚,联合国儿基会对冷链各环节的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冷链系统进行定期的调查和评估。

“调查和评估包括冷链设备的清点,尤其设备数量、分布、能力、有效性等等,两到三年做一次清查, 并作出硬件改进、零部件更新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持续对卫生工作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评估整个冷链系统的运作。”联合国儿基会驻埃官员塔里库.伯罕努(Tariku Birhanu)对腾讯财经说 。

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塔德塞博翰.艾德马素(Kesetebirhan Admasu)对此深有认同。他表示,免疫工作的开展,除了归功于有针对性的政策,全国范围内组织部署的3.8万卫生推广工作者,还有赖于联合国儿基会等组织为这些人员提供了培训、必要装备和技术支持。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2年的调查曾显示,冷链系统设备的老化、欠缺维护等问题,加上运输条件的不稳定性,往往会引致疫苗失效的情况。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免疫官员格塔丘.瓦库(Getachew Wako)对腾讯财经估计,由于温度控制等原因,埃塞俄比亚有4种疫苗的失效率曾高达30%。

疫苗冷链运输是免疫体系中必须重视的部分,盖茨基金会非洲高级项目官祖度.所罗门(Solomon Zewdu)形容,即使在疫苗覆盖达到100%的地区,也会有与疫苗相关的流行病爆发的案例,“这也证明,即使覆盖完整,冷链系统有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塔德塞博翰·艾德马素(Kesetebirhan Admasu)对腾讯财经表示,为国民提供全面安全的免疫服务是国家的目标和义务。

 

东方开发者

在埃塞俄比亚巴莱格县(Wulbareg)的安贝里克—阿查莫(Ambericho Achamo)卫生点,费萨哈是当地唯一的医生,也是唯一的免疫接种工作者。28岁的她对腾讯财经回忆说,过去基层卫生站没有储存疫苗的低温设备,妈妈们带着小孩来却没有疫苗可接种,当地的漏接种率也居高不下。

不过这种情况在2013年得到改变。2013年年中,阿查莫卫生站作为试点,开始使用一种试验性的,名叫Arktek的被动疫苗存储设备,太阳能疫苗储存箱。这种蓝白色的圆筒型新设备置放于卫生站,可以在无能源的情况下仍长时间内部0-10摄氏度的内部储存,其中存放的疫苗得以连续存储45-60天。

对于费萨哈来说,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她的工作困难,她不需要再频繁来往于医院等冷库取运疫苗,卫生站周边的接种覆盖率也大大提高。按照当地卫生部门的统计,去年,该地区Penta 3和麻疹疫苗的接种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7%和90%。

比尔·盖茨的中国顾问,长时间研究免疫问题的叶雷博士对腾讯财经表示,冷链系统的运作对对疫苗覆盖与功效具有重要基础作用,在非洲那些缺乏电力系统的地方,太阳能疫苗储存筒更具有普适性,更适合推广。

“现在,埃塞俄比亚80%的卫生站都在使用使用被动式疫苗存储设备。”Global Good合作伙伴关系总监郭自红博士对腾讯财经说,发展中地区的的卫生机构通常难以提供完备的冷链设施,加上制冷模式和环保因素的制约,这类太阳能疫苗储存箱反而大有用场。

Arktek由郭自红所在的Global Good研发,后者是由比尔.盖茨投资的,专注于为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机构。这个蓝白色圆筒的制造和销售方面的 合作伙伴,,则来自中国的澳柯玛公司,世界上主要的制冷设备和冷链设备制造商与供应商之一。

这些22公斤重的太阳能疫苗储存箱,目前能保持35天0到10度的冷藏温度。

在研发过程中,Global Good和澳柯玛使用了太空船上的绝缘技术,又到过莫桑比克、赞比亚和塞内加尔等国家做调研,最终在2015年1月拿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证。

对于澳柯玛来说,Arktek的开发还意味着将中国制造延伸向非洲大陆,尤其卫生市场的机会。澳柯玛董事长李蔚对腾讯财经形容,随着ARKTEK逐步推广并进入非洲免疫装备市场,澳柯玛在2016年的目标产量为3千台,总产能为1万台。

澳柯玛董事长李蔚是少有的,喜欢深入非洲考察的中国制造业高管。他不但会去Arktek测试的地区走访,还会亲自考察非洲市场。他对腾讯财经说,他至今还记得自己在西非国家看到当地人用四轮小车运送家电的场面——“如果不到当地去,你真不知道这个市场的底细。”

现在,中国制造已经进入了非洲免疫冷链的市场,但中国疫苗对非洲的出口仍然为零。在埃塞俄比亚,知情人士分析称,由于当地疫苗采购是与国际组织合作(完成社会卫生目标),因此疫苗进口的价格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在太阳能驱动等能源冷链设备领域,中国供应商在技术和制造上都有优势。李蔚对腾讯财经说,中国制造尽管在价格上没有绝对的竞争力,但在货期和质量上还是有其国际口碑,“而且,制造地成熟的产业链还是难以代替。”

实际上,中国对非洲的卫生输出,目前大多局限于援助的层次,譬如派遣医疗队,开展志愿式医疗服务等等。在埃塞俄比亚,以及整个非洲,中国的投资也多在基础设施譬如铁路等层次,商业层面尤其卫生医疗项目,目前仍然稀少。

不过,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长塔德塞博翰·艾德马素希望与中国有更多商业层面的卫生合作。他在采访中表示,随着本地医疗消费的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可以进入埃塞俄比亚,“尤其仿制药方面,中国更是有足够的经验”。另外,他也期待中国能在埃塞俄比亚参与建设医院和CDC系统。

除了应对免疫工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在埃塞俄比亚还要在医疗卫生领域做各方面的援助。图为国际组织在埃援建的一个清洁水取用点。

来源:腾讯财经《棱镜》报道。

首页 控股集团 联系我们 更多